Get了,节气 | 【芒种篇】
【芒种】For Fun
芒种节气里最惹眼的花,大概要属蜀葵了。
茁壮的植株足有一人高,一朵花有拳头大小,成串生在植株上部,远远看去,就像高挑着一串假花一般。蜀葵又往往数株成群,每株的花颜色各异,常见有粉色、紫红色、红色、白色,此外也有红褐色、褐色、黄色、香槟色等等。
蜀葵在我国南北各地都能看到,起初或许为人栽种,但后来疏于照料,也能年年自生,在夏日开出鲜艳的花。
西晋崔豹在《古今注》中说:“荆葵,一名戎葵,一名芘芣。华似木槿,而光色夺目,有红、有紫、有青、有白、有赤。茎叶不殊,但花色异耳。一曰蜀葵。”何以名叫蜀葵,古今皆有人以为,此花原本出自蜀地,所以得名。但蜀葵又叫吴葵、荆葵,到底哪里才是原产地呢?近现代学者夏纬瑛在《植物名释札记》中解释说,“蜀”字的意思是大,《尔雅》有“鸡大者蜀”之说,以蜀鸡为大鸡,因此,蜀葵意为大葵,无论花或植株,与中国古时吃的葵菜相似,但都要大得多,由此得名,与蜀地无干。
如果说蜀葵还有点土里土气的浓艳,芒种时节里另一种值得观赏的花卉,却带着天生的优雅。在这一节气之中,栀子也到了花期,颇值得玩味了。明人王世懋编著的《花疏》中写道:“栀子,佛经名薝蔔,单瓣者六出,其子可入药入染。重瓣者花大而白,差可观,香气殊不雅,以佛所重,存之。”经典的栀子花,原本是单瓣的,古人用来供佛。
如今花卉市场上常见的,反而是重瓣的栀子花,又名白蟾,虽然较单瓣栀子为大,却繁复而失了雅致。
其实在我国东南地区,山间野生的单瓣栀子,就足以成就夏日里与众不同的清香与优雅,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句赞之之:“孤姿妍外净,幽馥暑中寒。”
明代成书的《群芳谱》中也记录了彼诗栽种栀子的方法:芒种时节,将腐朽的木板打洞,涂抹上泥,剪下栀子的枝条,插在洞中的泥土中,再将木板放在水中漂浮。这样水培的栀子,新根会穿过洞和泥土,在水中生长开来。待根系长得足够茁壮,再移栽至土中。
【芒种】Do What?
芒种节气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农时,无论播种或插秧,对于南北各地的农人而言,这个节气都是十分忙碌的,也因此民间才有了“芒种忙种”之说,就算亲友之间相间,也互不寒暄,都忙于去田间劳作。
在芒种时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民俗是“祭花神”,因着春日百花盛开,初夏渐次凋落,到芒种时节,传统的花卉渐渐开罢,也就要将花神送走了。《红楼梦》中记载:“凡交芒种节的这日,都要设摆各色礼物,祭饯花神,言芒种一过,便是夏日了,众花皆卸,花神退位,须要饯行。”于是在大观园中,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,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,都用彩线系了,栓在树梢,满园里绣带飘摇,花枝招展。这便算是热热闹闹将花神送走了。
自小满至芒种这段时节,也是江南地区青梅渐黄的时候,于是在芒种前后,也有采梅煮梅的习俗。
煮梅之法,各地有别,其中简单易行的,是将糖与梅子一同煮水,但若要煮作考究的酸梅汤,则还需要添加辅料。
清时的《燕京岁时记》书中写道:“酸梅汤,以酸梅合冰糖煮之,调以攻瑰木樨冰水,其凉振齿。以前门九龙斋及西单牌楼邱家者为京都第一。”
除却青梅,此时也是杨梅成熟的时节。由于从前新鲜的杨梅不便储存和运输,因此待到成熟时,产地的杨梅反而买不上价钱,苏东坡诗句说“只有杨梅不直钱”,便是由此之故。晋时已有杨梅酒的制法,将色红味甜的杨梅浸入酒中,名曰“梅香酎”,是专门用来款待贵客的。
MetroRadio × 果壳物种日历
联合奉上节气大餐
Find More in 945
往期精彩节气